作文载体话题

以语文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本文已影响 5.69W人 

听说过美妙绝伦的音乐之声,听说过妙趣横生的数学之声,听说过纵横古今的美术之声,我想语文应该也是有声有色的吧!那就把它命名为语文之声。

以语文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语文中的声

语文中的声,自然就是朗诵了。在语文中,各个汉字的发音只能说是变幻莫测,像是一场大型音乐会。四种声调和轻声,再加上前鼻音后鼻音,已经让我够头疼的了,更别提还有各种搭配中的特殊发音。这才只是读,真正的朗诵还得加上轻、重、停、连、抑、扬、等复杂技巧,里面可大有学问!就像同样一篇课文,有人读得悦耳动听,有人读的平淡无奇,有人读得铿锵有力,我大概属于第二种。

要让大家听到语文之声,为你拍手叫好,那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语文中的圣

语文中的圣,当然是凝聚古人智慧的诗词了。诗词,记录着一个个时代的变迁,是历史的旋律,如果我们不多背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这个“圣”最初就是劳动口号,经过几百年发展,成了民歌,又经过孔子的处理后,成为《诗经》,而屈原由于对字数限制的不满,开发出《楚辞》。到了汉朝,乐府诗和汉赋出现,魏晋时期七言诗横空出世,唐朝的格律诗和宋朝的各派宋词,让诗词真正成为语文中的“圣”。一个月的初中语文学习,已经让我对其产生敬畏之情,无论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壮,还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都是后人无法理解的一番情景、一段情感啊。

要听懂真实的语文之圣,确实应该拋开注释,丢掉赏析,用心去聆听它。

语文中的深

语文中的深,是指深奥与各种说法的纷争。就说《论语·为政》中的这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语文上的理解是:“我十五岁开始做学问,三十岁独立做事,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听得进意见,七十岁才能做事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然而孔子是一个易学家,所以应该用《易》的语言来理解它。如果十五岁开始做学问,那之前不学习吗?如果四十岁而不疑惑,那是不是之后不用学习了?所以孔子真正想说的是:“我十五岁确定了人生目标(一爻),三十岁确定了人生原则(二爻),四十岁不再疑惑自己原则与目标的对错(三爻),五十岁不怨天尤人(四爻),六十岁听了别人批评当成没听见(五爻),七十岁要‘不知老之将至’(六爻),不会超过习惯。”

如果考试时我这么写,估计会被老师“奖励”吧,这便是语文中的深。

这即是语文之声,它有声有圣更有深,只要钻研它,练习它,你一定能“唱”出优美的语文之声。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