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载体话题

庆八一建军节征文(精选4篇)作文

本文已影响 3.73W人 

篇一:庆八一建军节征文

庆八一建军节征文(精选4篇)

刻在心中的橄榄绿

2018年11月30日,是xx市退役军人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落地,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成立,xx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应运而生。这一天,xx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我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新的篇章。

蓦然回首,岁月如歌,我有着20年的军旅生涯,如今也是毅然担任xx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的工作,这是一种老兵情结,也是为千名万名老兵服务的神圣使命。回望这三年多的工作,xx退役军人事务局以锐意进取的信心、披荆斩棘的朝气、勇立潮头的志气、攻坚克难的锐气、奋勇争先的豪气,投身全市退役军人事业,一步一个脚印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向前推进。从理清政策法规到推动各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开展;从按政策规定完成军转干部、退役士兵移交安置任务,到大力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从信息采集到悬挂光荣牌;从政策法规宣传到退役军人优待证的申领……一桩桩、一件件,都见证着我们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步履坚实的足迹。

党魂军魂融为一体时刻冲锋不惧万难

xx市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10000余人,其中退役军人党员超过4000人。他们军龄最长的30年,短的2年。参加过各类战争的退役军人有282人,退役后自己创业的有35人,有180余人转业后享受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待遇。退役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不论身处何种境地,他们总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习惯和气质,“一经当兵,一生光荣”。如何把这支庞大队伍中核心骨干力量凝聚起来,激发他们充分发挥好退役军人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一直在思考,始终把这项任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每年定期举行退役军人代表座谈会了解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平时不定期举行各种“军味”活动提升凝聚力,引领他们“离军不离党”。

2020年初至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退役军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冲锋在前。“退役军人绝不缺席,更何况我们是党员!”坚毅的话语表达了所有退役军人的豪情,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平时对退役军人的种种关心,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无畏前行的动力。

线上办线下跑退役军人都叫好

“留在身体里的三颗钢珠,回国退伍后通过做手术取出了两颗,还有一颗至今留在我身体里。当时这险些要了我的命的弹片、子母弹,我带回来了一点,作为一个永久的纪念,纪念抗美援越的峥嵘岁月”。几十年过去了,老兵俞发腾对援越抗美那段历史仍记忆犹新,总是把他与战友们打击侵略者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对于我们来说,故事不是简单的“听”,这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奉献”。千千万万名退役老兵如何得到相应的服务,是我们要思考的。

现如今,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是退役老兵的“娘家”,一点也不假。“一杯热水,一通电话”都能温暖着退役军人的心。“懂军人、爱军人、全心全意服务退役军人”对于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线上办,线下跑,让退役军人都叫好。这让我又想起了退役军人赖道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赖道行在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承包食堂,2014年到2015年期间部分月份,因为公司经营不善,前任董事长张某请他先行垫付伙食费用24万元。2015年,公司持续亏损,前任董事长张某将公司股权转让。2016年起赖道行向现任董事长赖某索要拖欠的工人伙食费用,新任董事长总以各种借口不予支付。2020年3月份,赖道行来到xx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请求援助。通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赔付赖道行18。7万元,赖道行六年的心酸路终于画上句号。

通过这件事,我们总结,作为退役军人服务部门,在接到退役军人诉求的案件后,一定要以对退役军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问题,决不能把问题先压一压、放一放,久拖不决。要从退役军人的角度出发,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落实了解情况,对于政策范围内的要尽快解决;对于无法满足诉求的,要采取民政救助和信访救助等其他方式解决,让退役军人充分体会到“家”的感觉。三年多来,我们按照“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工作要求,严谨、细致、高标准地接待每一位来访人员、办理每一封来信、处理每一件网上信访,扎实做好信访事项的转送、交办、督办,推动退役军人合理诉求及时得到解决。

用心温暖直抵退役军人心坎

退役军人吴xx走南闯北,去过广东、海南、浙江,当过建筑工人、工厂高管,还开过大排档。一次机缘巧合,他进入一家健身房,感觉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几年前,他回到xx,开了一家健身馆,服务于社会和部队,如今,吴xx的健身馆有600多名会员,培养出了150余名健身教练,挂上了军民共建单位和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的牌子。

吴xx的事例只是xx多名自主创业退役军人的一个缩影。多数军人都有脱下军装离开部队的一天,从金戈铁马生涯转入人生的第二个战场。“要积极协调解决好部队官兵面临的‘后路、后院、后代’现实困难”“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退役军人的关心关怀,极大激励了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五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县)8连冠”的福建xx驻军多,退役安置是一项大任务。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是解决部队官兵“三后”问题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引导退役军人大胆创业,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是我们坚持用心服务、用情保障,让党的温暖直抵退役军人心坎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新视野,新征程,xx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将不断开创退役军人事业新辉煌,努力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篇二:庆八一建军节征文

我的哥哥叫红军

1971年3月27日,无棣县东北部一个叫东岳里村的一土坯房里,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呱呱落地啦。响亮的哭声划破黎明回荡在小村的上空。从此一个叫红军的孩子来到这个可爱的世界上了。他就是我至亲至爱的哥哥。

尽管从没听父亲讲过,为什么给哥哥起名叫红军。可后来,随着实际生活的经历,我想:哥哥是老大又是男孩,父亲是希望他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百折不饶、自强不息和更好的担当。红军这铁骨铮铮的名字起得真就那么好,确切的说哥哥一出生就和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打我记事起,我家土坯房内绕梁贴着一对红纸条幅,上面是父亲蘸墨写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中间是用红纸剪的五星,五个角的平分折痕都是凸起的,角与角之间五条短的折痕则是凹下的,每一角的一半从右依次用墨涂黑,抬头望去很立体的感觉。父亲是方圆几十里闻名教师,能写一手漂亮潇洒的毛笔字。我们兄妹四人排行老大的红军从六、七岁起,就在父亲的熏陶下舞文弄墨,也为弟弟妹妹树立了“学习书法的好榜样”,自幼就背起“小小书法家”的好名声。

哥哥上小学时,我们家条件不是太好,在我们家四间土坯房最西头的那间屋,就算是他的“墨宝斋”,而屋内的洋灰柜(用水泥、沙子、铁丝等,自制的盛玉米、小麦用的农家粮仓)就算是他的“写字台”。直挺挺的大洋灰柜立在那里,供哥哥趴在上面练字。炎热的夏天,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之类的制冷家电,大家只能在院子、过道或是房顶上纳凉。而哥哥晚上极少出来乘凉,通常一个人在屋内默默地练着字。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晶莹的汗水顺着哥哥坚实的后背上流下来。小妹偶尔淘气,扑倒哥哥背上,双手勾住脖子叫他背着;或是弟弟趴在一边弄洒了他的墨汁;或有时我趁哥哥去厕所之机,拿了他的毛笔来,正襟危坐大练一番。弄得狼籍一片。每每此时,哥哥都如狮子怒吼一般,一个“滚”字发出,我们仨就吓得四散逃窜。

哥哥嘴拙,大多是用“啊”“呀”……叹词比较多,而我从小爱说话母亲说我话多事多。可家里跑腿儿的事都归我,如去东邻老虎大娘家借个筐,去西邻小强嫂子家借把镰啥的。哥哥吗?打死他也不去的。这时他的嘴还真甜“好妹妹,你去吧,你看你比哥长得俊又会说话,你去最合适了!”我还就爱听“俊”这个字儿,一溜烟儿借回来了。哥笑骂我是个“顺毛驴儿”。我恶狠狠地去打他,他不逃也不躲,攥拳运气反作用力打败我,我“哇哇”大哭耍赖不散伙了……

哥哥从小比同龄人力气大个子也高,自看过中国经典武打片《新方世玉》后,对帅气、武功高强的方世玉很是敬佩,那家伙就是标准的铁杆儿粉丝。在家里的房梁上吊起一大沙袋子,每天“依依呀呀”地左右开弓。他的最好历史成绩是:1。击败同村大他三岁的赵五儿哥。2。与曾欺负过自己的长他四岁的王强叔摇手腕中胜出。还被同学们封了个“拳王刘炳玉”的美誉。(哥哥大名叫刘炳玉)。

那时地里的农活他样样都做得来了。暑假期间白天下地,中午练功,晚上练字。为了练字他专门跑到青岛,买来一本颜真卿的《勤礼碑》,朝描日写,用功甚多。

村里人都夸我哥是多面手,长得四面见线的好小伙子。征兵的领队夸我哥是个好兵料!就这样,哥哥伴着颜体的豪气进入了军营。1991年,我的红军哥哥我们家的老大执笔从戎。哥哥参军后,母亲从他的床底下拖出四大麻袋练功纸。哥哥就是用我们兄妹四个用过的作业本和父亲在单位拿来的旧报纸,反正面都练了。由于写字好,从广西军区某部调到电影组,空荡荡的放映楼里只住他一个人,对他来说,正是为去“痒”的好机会。无奈南方的夏天一到,蚊子结伴而致,都来体验这位书法迷的“热血方刚”;哥哥只好找来两个水桶泡脚,一练就是几个钟头,入睡前抽脚起身,发麻不算,两只脚比宣纸还要白。

哥哥参军的前五年里,都是通过书信的形式与家里人们联系。母亲特喜欢拿着哥哥从部队发来的信,看了笑,笑完又哭。母亲小时候因家里穷,读了不到一年的书,不识几个字。但她却能读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来,还认的“中央电视台”、“山东、广西卫视”这几个字。我问她为什么认的这些?她说这几个台播新闻时,偶尔有部队有军人出现,我看到电视上的军人就像看到你哥一样。尤其过年过节电视上演得多,每逢有关部队军人画面或有军歌唱响时,我们全家就不能看别的台了。母亲必是在专注的看,嘴里还念叨着:“你看这孩子,多像你哥啊!”随之眼圈就红了……

哥哥的信,大多是用毛笔在宣纸上写的。他报喜不报忧,怕让家里人担心。每次都说部队里的首长对自己很好,和战友相处的如亲兄弟一般。每到过年时,就有哥哥部队上发来的喜报。我们家最东头这间屋的北墙上,已贴满了哥哥的喜报和大队部发的慰问信。东墙上挂着两个相框,里面大多是哥哥穿军装的照片。若你一进我家大门,就能看到大门的上方有“光荣人家”不言而喻,便晓得这家是响当当的军属了。

哥哥参军后只有三次回家探亲。大多数时间在部队。2000年深秋,父亲大病已康复,思儿心切,坐上了南下的火车。终于去广西军区看望儿子了。其实也是为哥哥迟迟不肯找对象的原因,有点逼婚的味道吧!父亲去了哥哥的部队,那里的首长和我父亲握手致谢,说父亲养了个好儿子!给部队输送了一优秀的人才。父亲看着哥哥那一堆奖章和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还出了印有作者刘炳玉的书;以及哥哥的字在中央电视台播报过的消息……父亲欣慰地笑了。

父亲到部队的当晚,我打电话给哥哥,询问父亲有没有辛苦着?哥哥那头儿笑的说不出话来,他平静下来告诉我:白天,许多领导和战友及老乡知道我父亲长途跋涉来看儿子了,都络绎不绝地看望父亲。尽管父亲是教了几十年书的人,和军区领导一一握手的事,还是平生以来的初次吧!那场面有点壮观啊!晚上,父亲的确累了,就和衣栽在床上睡了。哥哥进屋来,在给父亲拖鞋袜时,不小心惊醒父亲。下面的举动,亲,您可要忍住,别笑也别哭哈,这时半梦半醒的父亲“蹭”地下地,满脸堆笑着,伸出双手颤颤地握着我哥哥的手……我听到电话的那头儿,哥哥分明在哽咽。我放声大笑后,又哭个不行……

哥哥等我们姐弟仨个都结婚生子后,他才步入结婚礼堂,迎娶了年轻漂亮的新娘。嫂子是地道的广西人,就是爱上这个平头示人的傻大兵,成了可爱的军嫂。别人叫她教授叫她画家叫她大才女。我们家里的亲朋好友都叫她红军媳妇儿。我母亲以为南方的美妹不过日子不顾家,结果相处了这么久,感受到嫂子和我们北方的妇女一样贤良。母亲来了后,嫂子挎着母亲的胳膊过马路;牵着母亲的手逛街购物。还为母亲一人去菜市场买菜时,丢了金耳环的事一直自责呢。给母亲安慰并又购置了新的。回老家时,还给家里的孩子们捎上礼物和祝福。我们全家人的心都暖暖的……

还有让人更加高兴的事儿呢!

1993年,在书法上取得很大进步的哥哥,他的作品开始在《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战士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主要是书写刊头名,一写就是几十幅,真情和执着感动了编辑,也感动了自己。哥哥欣喜若狂打电话向父母报告好消息。他自己说作品第一次见报相当于上班后第一次拿到奖金。

1994年,哥哥又被调到广西军区电影队,习字的条件和环境相对来说好得多,他练得更勤、更有劲头。报纸铺满一地,一个晚上可以把上千平方的“地”写完;几年后,到卖废报纸时,一上称,天啊,有上千公斤重!哥哥说:“那时练得多是多,但与全国的名家接触太少了,进步不是很大。春节回家时,和父亲的字相比,父亲自叹不如,笑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2004年,对书法完全着了“魔”的哥哥转业到了广西书法家协会,这时有人劝他:“男怕入错行,写报道的人很多都提干了,你写大字的肯定比不上写小字的。”而哥哥认为,做人要有自己的追求,要依着自身的个性去发展事业,不能人云亦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道。”因为哥哥知道自己是怎样一块“玉”,也清楚这辈子要走的“道”。在和平时期的部队里,他以“笔杆”代“枪杆”书写着对书法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作为广西书法家协会驻会书法家,他一笔代“刀”,像个沉迷于慢工细活的玉工,埋头雕琢,从容淡定,不争朝夕。

书法这口饭得细嚼慢咽,哥哥从前吃了十几年的“业余饭”到吃了近几年“专业饭”后,又消化了不少从前没有啃下的东西。当量变转为质变,功夫到家自然成器———每当他徐徐打开卷轴展示得意之作时,一股书卷气伴着墨香弥漫开来,这个山东汉子玉树临风。以上这句是借广西广播电视报的记者罗伟鹏对他的评价。

2008年哥哥的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书坛新人展后,2009年再度发威,入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展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国书法界唯一的综合性奖项,是中宣部批准的唯一国家级书法艺术最高奖。参赛选手必须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或作品入展国家级书法展览两次以上的作者,门槛相当之高。

2010年3月,哥哥从广西飞往北京去参加中国书协联谊会后来无棣探亲,后又来滨州书协做客交流。

庄子说“无用之用,是为至用”。空气不需要付钱,但是人没有空气就活不了。一个人家里不挂字画也可以过日子,但是挂上字画就体现了品味。呵呵,好多亲朋好友乔迁新居,来向我要哥哥的字呢!今晚,我打电话采访哥哥,望他讲讲部队的生活,没打通。过了一分钟,有哥哥的信息发过来说出发在北京,有事明天再说。

我还是欣慰的,嫂子操着广西普通话甜甜地叫我哥——红军。别人叫他先生或书法家,我们老家人却都喜欢叫他红军。我依然叫他哥哥或红军哥哥。

篇三:庆八一建军节征文

我与火箭炮的几丝情缘

我国唯一的火箭炮研发制造基地,位于著名的武当山脚下,如同当年的武当功夫般闻名遐迩,从单管到多管、从近程到远程、从无控到有控、从陆地到海空、从单一发射装置向储运发一体化的武器系统,各式的火箭炮几乎都由此诞生。从国庆35周年上的40管火箭炮昂首天安门广场,到九三大阅兵,直至在西部与敌对峙中的良好表现,远程多管火箭炮傲视群雄,令人欣慰喜悦。虽然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主体是工业部门,作为军代表,我们也一直在科研、生产、试验和服务的第一线,同时为装备战斗力提升和保障力的增强履行自己神圣使命。回顾往事,与火箭炮打交道的几段经历,印刻在脑海中,难以忘却。

一、为火箭炮找维修师傅

40管火箭炮,别名“喀秋莎”,据说这种炮是1972年朝鲜金日成主席送给我们毛主席的国庆礼物。我国在此基础上研发的81式122火箭炮,成为了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军主战装备,在全军装备有1000多门。但是面对维修问题,有的甚至是很小的故障,部队难以判断、诊断和排除,要千里迢迢送到工厂修理。1988年,我当时大学毕业两年,就和工厂总师、军代室领导商量,如何研制一套能够解决部队火箭炮故障诊断和排除的专家系统,为部队维修找到身边老师。我是参谋,努力协调上下关系,得益于当时总参兵种部军械维修局也在为此烦心,瞌睡遇上枕头,一拍即可,立项研制。经过两年的奋战,我们走访部队、院校,采集了数万条数据,建立了24个故障模型,在由总部主持的鉴定会上,我本信心满满的迎接军地专家质疑和现场考问,操作时,计算机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异常提示,我高度紧张,血涌头顶,我想前几天都已经做了反反复复的检测和试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怎么就出现了故障了呢?虽然心里足够自信,但也不排除我们设计上的问题,故障显示:发火系统线路故障,我立即跑到驾驶室去查看,确信问题就在这里,刚准备上去,突然总部魏参谋说,他刚才把保险丝给卸了,顿时我的心一下放下来了,心里想至少没有故障误判,他一装上去后,故障提示即刻消失,这时感到既是一种无形考验又无比开心,后来,专家们对这个故障检测系统给了很高的评价,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们的故障检测系统也在全军配置到炮营,军队采购了80多套,为部队送去了贴身师傅。

二、为火箭炮加改装再添战斗力

记得那是2004年,台独分子陈水扁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所谓“320公投”。当时我任总代表,2月27日晚突然接到总部紧急电话,要求我军代室同工厂一起,3月20日(320)前,务必将某军区81式122火箭炮加装引信装定器85台任务完成。面对近20年来装备的各批次火箭炮,部队分散,装备技术状态不明确,责任重大。我深知这是军令,有了引信装定器就能够发射子母弹,压制毁伤敌轻型装甲和有生力量就多一种新型杀器。总部和军工集团联合指定我和工厂总经理分别为军地联合改装组组长,时间仅有22天!我们当晚紧急研究,次日上午即成立了改装突击队,分领导小组、先遣组、作业组、机动组和联络组,精干官兵25人,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先遣组负责查明产品技术状态,作业组负责改装实施和培训,机动组负责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先遣组当日从南阳赴漳州某部。军代室以战时状态工作,严密组织,高效运作,军地联合办公,早中晚碰头,随时协调各地各单位工作,多组同时出击。30个小时内,从器材设计、选材、加工到油漆、包装,紧急制造了100套装定器支架、压垫块、缓冲垫、螺栓和工具仪器等;反复论证试验,制定了三套技术方案,明确验收项目和验收标准;制定了产品技术培训规范,耐心技术培训,做到了部队炮手完全熟练掌握。先后出动近百人次,至3月18日历时20天,全部完成了某军区泉州、石狮、漳州、长乐、苏州、无锡、徐州六个部队七个地点,85门炮的改装任务,一路受到部队好评,被总部誉为“武器装备应急改装的典范”。

三、为我国军工研制“远火”的超强实力点赞

远程多管火箭炮又叫远火,别名“旋风”火箭炮,她的诞生,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在上世纪末,我国和俄罗斯谈判就想引进旋风火箭炮,但对方要价一门炮一个亿,远远高出了我国军方的预期底线,逼着我们另起炉灶,我军工部门和军方从旋风火箭炮的图纸样机开始消化吸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第一次靶试就有了非常好的效果,外方得知这个消息后,愿意主动降价并转让技术,我方对此未予理睬,而是中国军工更加有了信心,又是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工程样机,前后八年磨一剑,最终研发出了定型样机,2004年顺利定型,而我们自己的一门炮只有其1/10的价格。

在远火研制的同时,我们很想为远火研发助力,有81式12火箭炮的故障诊断经验,我们军代表从自身工作职责出发,开始同步研究远火检验验收技术和方法以及相关仪器设备,在总部机关作为重点项目立项支持下,我和军代室的同志们历经2年奋战,项目研发与主装备研制实现了同期定型鉴定,相关配套设备同时供军队采购,后来该项目也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每每看到远火从天安门广场通过,尽管外观没有多大变化,其实内涵有了更多更强质的提升,原来70公里射程,后来发展到150公里,现在已经有三百四百公里的了,弹种也从子母弹、杀爆弹,到云爆弹、制导弹等,可以毫不夸耀的说,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了。

四、为“远火”发展正气长存而欣喜

远火作为陆军“杀手锏”,可是她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0年,军队大老虎曾批示停止采购远程火箭炮,当时我还在中央党校学习,我及时和总部机关的局长参谋们了解和交流这方面的情况,他们也是讳莫如深,作为陆军唯一的大杀器而被取消采购,所有曾经参与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和使用的军方官兵和军工干群都确实感情难以接受,兵工战线近十年的消化吸收到创新超越,刚装备部队才几个营套,战斗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敌人见了受其威慑,美俄都在不断装备该类火箭炮,而我们自己将其夭折,简直是逆天而行!我和项目军队总设计师为此还痛苦长饮一晚。后来在强烈的正与邪的博弈中,人民的力量终于战胜邪恶,第二年才进行了小批量的采购,10多年过去了,战斗力的事实雄辩证明了远火是陆军的战神,在中印等重要方向的战役战术作用发挥是不可低估的,我们装备口一致公愤Ⅹ老虎是人民的叛徒、内奸、卖国贼。

在我任职计划岗位上时,还推动着远火向友好国家出口(外贸),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效益。

以上文字,谨致敬军旅岁月。

篇四:庆八一建军节征文

初心如炬守护荣光

盛世华夏,风华百年!

在xx省xx市xx山脚下,坐落着一所荣誉军人的“家园”——xx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他与共和国同龄,在历史发展中多次转隶,在波澜壮阔中茁壮成长;他肩负着服务荣军的神圣使命,承载着70多年深厚底蕴,汲取着“红色”沃土养分,用心用情用力诠释着对军人的崇敬,对事业的热爱。他始终坚持“这是医院,也是家”的服务理念,把服务荣军作为一种荣耀、一种精神熏陶和洗礼,哺育着一支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你为国尽忠,我为你守护!

在这里,有一种力量叫信仰。xx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红色文化传承具有独特优势。荣军医院是红色资源的聚集地,先后收治的荣军有708名,他们的一生饱含着对党的忠诚和祖国的热爱,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英雄;他们用鲜血书写着令人叹服的牺牲奉献史,是最朴实最真挚的“红色”活教材。参加上甘岭战役而腿部残疾的王梅同志;参加土地革命战争、黄桥决战的卓和幹同志;作战12次、因“皖南事变”负伤的阙长日同志……在他们的熏陶和滋养下,一代代荣军工作者坚定全心全意为荣军服务的初心使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经历什么挫折,始终坚守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奉献在一线,为荣军事业发展矢志不渝。“荣军是功臣,为荣军服务光荣”,是入职人员首堂思政课,是师辈传道授业首要必修课,人人受教育、人人受洗礼,这种理念已经深深嵌入医院的发展进程,成为医院成长的不竭动力。

在这里,有一种平凡叫坚守。越平凡的工作,越需要脚踏实地;越平凡的工作,越彰显坚守的伟大。109床颜大爷、132床温老伯已于15分钟前完成翻身;这几天昼夜温差大,要及时帮荣军休养员增减衣物;103床陈叔肩颈酸痛,康复科推拿1次配合理疗,瘫痪休养员需要手动助便、接尿、灌肠等等。这是医院的日常工作,工作很平常、项目很普通,但需要时时刻刻精心护理,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细心耐心。全身瘫痪荣军休养员53年没长压疮;数十年如一日为大脑神经受损的荣军休养员清洗膀胱;每天准时为足跟部溃烂的荣军休养员换药……在一代代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荣军休养员在医院感受到“亲人”的呵护,有了“家”的温暖。医院医务科科长李贞淦,今年5月就要光荣退休了,他在医院工作四十年如一日,为荣军休养员看病治疗,参加全省医疗巡诊、八闽健康行,如今的他仍然坚守在岗位发光发热。把一生奉献给医院,李贞淦是这个群体的缩影,他们中有转业复原以来一直在医院坚守的退役军人,有把家安在医院的“夫妻岗”,还有来自祖国大江南北、把医院当成“第二故乡”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荣军工作者的铮铮誓言。

在这里,有一种嘱托叫放心。军人,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让祖国远离了战火硝烟;在和平年代负重前行,让人民多了份祥和安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这是党的深情嘱托,也是军人应得的最基本的社会尊重。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退役军人事务机构,让退役军人更加有了“家”的归属感,让优抚医院有了更加清晰的职能定位。4年来,医院坚持按照“平时通用、战时支前、战后善后”的建设目标,落实“把退役军人当家人、把退役军人的信当家信,把退役军人的事当家事”的要求,从思想上尊重、情感上贴近、行动上关爱,大力推动医疗巡诊、八闽健康行,深化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结对帮扶协作,累计服务全省优抚对象8000余人次,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给“老兵”,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传承八闽红色基因,勇担崇军神圣使命,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就是要谨记党和国家的殷切嘱托,守护好荣军、服务好荣军,请党放心、请祖国放心。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