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

忻州的风俗作文800字

本文已影响 4.25W人 

忻州面塑,起因于春节的蒸供。春节前,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佛手、石榴、莲花、桃子、菊花、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统称“花馍”,花馍在各个节日都有出现,也在几种仪式和供品中露面。例如:寒食节的“寒燕儿”和寿宴上的“喜馍”。其中,最隆重热闹的捏花馍的日子,当属七月十五了。

忻州的风俗作文800字

据传,这种习俗起源于元代末年,当时,明太祖等数路义军起兵造反。忻府乃南北要地,号称“晋北锁钥”,忻府百姓民风彪悍,立时响应,誓要赶走蒙古人,便以花馍为号传递军情,一举夺下忻口。至今仍有“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这天人们要和几大盆面,用掉十来斤面粉,捏的面人儿也各式各样,有鱼,有鸡鸭,有牛、羊、兔、猫、娃等,一天过后,基本家家户户墙上都会挂上几大串面塑。

忻州面塑在这样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的制作过程和严格的用料要求。面粉要用好的精粉,和面时在面中按比例放入生面,令面不易开裂,韧性更佳。做面塑主要靠手,辅以小巧的工具,造型生动逼真,露出天然的神韵。

这不,古城里忻府区妇联组织的面塑作品展览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十八位大师各显神通,一个个面塑栩栩如生,无不显出大师们的功力。古城中人山人海,人们一个挤一个,疯了似的向前挤,都想一睹为快。我赶忙挤过去,哇!我居然看到一座大山,一座用枣馍堆的大山,像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而在这座枣山上,居然盘着一条龙,那龙浑身青碧,龙爪碧绿,头上五彩斑斓的毛发向后飞舞,那张红黄相间的大口张开,白牙尖利似利剑支出于唇外,白肚皮鼓着一条红舌头伸出龙口,舌上有一枚龙珠。还有一只巨大的蓝孔雀正落在一座“枣山”上,长满层层颈羽的长颈像一座深蓝的宝塔,层层尾羽叠成一把大扇,尾翎如一枚枚蓝宝石瑰丽无比。这时我又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在端详着另一件面塑。我跑过去一看,哇!好一幅西游记面塑,只见那孙猴儿蹿在一块巨石上,手搭凉棚向前观望,一手背在身后,握着那金箍棒;猪八戒扛着钉耙,长嘴一咧,一副憨样儿;唐僧则端坐于马上,眼皮微垂,双手合十在胸前,马尾甩动,马蹄高悬,甚是潇洒。这么好的西游记面塑还有什么可挑的呢?可那老爷爷却一直在左右端详,皱眉不止。忽然,他拿起竹刀三剔两刮,把孙猴儿的眼瞳向下移了一点,这一下不要紧,整个猴子都给捏活了,活灵活现,炯炯有神,简直妙不可言。

一转眼,一队队人走过,一件件面塑,美轮美焕,栩栩如生,令我们大饱眼福。展览会接近尾声,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会场。朋友们,有时间一定要来忻州看看,请你吃花馍哦!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