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六年级

本文已影响 4.87W人 

【篇一:河南悠久的剪纸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六年级

冯越

河南民间剪纸历史悠长,在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描写出售剪纸的盛况,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已经在民间流传起来了。

剪纸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从前有一个叫做“花丫头”的人,她只能靠剪名堂纸来赚钱养活自己可是奔忙一天只能赚几分钱。她心里想着肯定是我技术不好,剪出来不好看,所以没人买我的剪纸。她四处拜访,偶然间她看见路口有一位老奶奶在给别人剪纸,老奶奶手上的剪刀像活的一样,转几个圈就完成了。花丫头立刻前去拜师,可老奶奶不紧不慢的从后背拿出一把剪刀说:“孩子,你把它磨好,再来找我。”花丫头日复一日地磨,磨石也换了一块又一块,花丫头在这个艰难的磨剪子的过程中,技术不断提高,终于磨了一年,把剪子磨尖锐了,可是她再去找老奶奶却再也找不到了。他拿着老奶奶的剪刀去剪名堂纸,剪得差不多和真的一样,从此花丫头名声大起。

剪纸要的是耐心,手不能乱抖动,剪错一下,这张纸就废了(但可以废物利用哦),眼也要集中注意力。想要好看不只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心平气和,心不能烦躁,要把自己当成剪刀,这样剪出的纸才好看。剪纸也可以任由你的发挥,任由你的想象,剪出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剪纸。

河南剪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一张纸和一把剪刀然后“嚓,嚓”几下就完成了;第二种是由你勤劳的双手撕(但是你的指甲必须很长才能做手撕画),手撕画在我们当地可有名了,只要你技术高撕出来可好看,怎么样,剪纸有趣吧!

我真自豪我的家乡有这样优秀的风俗,希望他永远的流传下来。

【篇二:欢乐元宵节】

董恩熙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这不,我刚才还吃着又香又甜的黑芝麻汤圆呢。咬一口,啊……好吃!顿时清新,甜腻,香甜……无法言喻的味道一股脑儿地流入我的口中,现在我嘴里还有一丝香甜呢!

吃完汤圆和家人手拉手一起去街上看烟花。哇,这个真美!那个也不错!只见天空上的烟花争奇斗艳:有的像一只孔雀在空中绽放光彩夺目的大尾巴,好像在骄傲地说:“看我多漂亮啊!”;有的像仙女在抖动五彩的纱裙,翩翩起舞;还有的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绽开在夜空中。真是奇妙无比!

天上的烟花美,地上的孩子乐。孩子们不是手举小烟花,高兴地舞来舞去,映红了一张张笑脸,就是仰望着天空中五光十色的烟花,分明陶醉呢。

看完烟花,我们开始猜灯谜。超市里一根又细又长的线纵横交叉着,线上挂着一张张彩色的纸条,上面有各种的灯谜:有的简单有趣,有的内涵丰富,有的稀奇古怪,有的任性活泼……我东看看,西看看,虽然一条也没猜中,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兴致。

啊!元宵节的快乐,快乐的元宵节!

【篇三:家乡的风俗】

白若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国家地大辽阔,每个地区的风俗有千千万万,但我想,有一个风俗定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更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桌边,高高兴兴地吃年夜饭。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居住在深山密林中,人们都叫它“年兽”。每年除夕,它都出来滥杀无辜。有一年除夕,“年兽”挣断了铁索,又窜回村中去吃人咬牲畜。村民们与它拼死搏斗,才将它赶走。第二天大家相互登门庆祝,这样就有了“拜年"的习俗。时间一长,人们逐渐找到了“年兽”的弱点:怕光、怕红色、怕响声。所以,除夕之夜每家每户贴春联、放鞭炮。这样,“年兽”就不会再害人了。这一天,人们称为“过年”,又称“春节”。

到了除夕这一天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飘荡着酒肉的香味。门前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上富有年味的“福”字。一家人欢欢喜喜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论着趣事。吃年夜饭,一家人聚坐在一起,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五、四、三、二、一!过年啦!”屋里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表示对家人的祝福,大人们听了这些美滋滋的话,都掏出腰包,给孩子们压岁钱,顿时,孩子们心花怒放。

春节多么热闹的节日,一个家家都知晓的风俗,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篇四:家乡的风俗——大秧歌】

李爽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但有着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大秧歌,更是小镇上一道风景线。

提起大秧歌,在我的家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上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不一会儿,乡亲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广场。他们手中都拿着扇子和手绢,一时间广场上变得热闹非凡。大秧歌扭起来了,虽然大多数是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的那是出神入化。舞出了别样的风采,尽情的挥洒着他们心中的喜悦和幸福。此情奇景,演的一些孩子们心中发痒,也争着进入秧歌队伍中,那一条条彩色长龙也越来越长了。

哦,家乡的大秧歌,你沉醉了家乡人民的心!

【篇五:家乡的风俗】

郝梓洋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每年的今日,妈妈总是带着我,到理发店里去理发,我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去理发?而且总说“二月二,龙抬头”个好日子。还听年迈的老人说在今天理发,将会是“人中之龙”。

一大早,妈妈就大步流星地跑过来,直接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拽了出来:“快,快,起来了,今天理发店的人很多,早点去早点回。”我扭扭捏捏,嘴里不时的嘟囔着,不情愿地起了床。一切安排好了,我们就出去了。

果然不出我妈妈所料,还没到理发店,就就已经堵上了,幸好妈妈骑得是电动车,可以挤过去。到了理发店,我和妈妈找了个位置坐下了。终于到我了,我洗好头……

在路上,我问妈妈:“二月二,龙抬头。怎么来的?”妈妈说:“传说武则天做了皇帝,玉皇大帝很气愤,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龙王不忍心看到百姓受到旱灾,于是偷偷下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了,就把龙王打下天,压在大山下,只有金豆开火,才可以救龙王,百姓知道了,绞尽脑汁。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百姓把玉米做成爆米花,玉帝看到了,就让龙王官复原职。”

二月二日真是个好日子。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