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教案(精选5篇)作文

本文已影响 5.79W人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教案(精选5篇)

单元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

2、品味课文语言,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展示艺术的魅力的。

3、借助想象和联想,体会艺术之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品味。

单元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把握语言细节展示的艺术魅力

2、查阅或结合图片资料,了解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结合文字的魅力想象,透过文本内容再现艺术形式场景,体会艺术之美,学会品味审美。

本课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中介绍的京剧的相关知识。

2、把握富有想象性的语言,感受作者亲切自然、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

3、培养对于传统戏曲乃至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普及京剧知识,引导学生资助阅读,资助梳理相关知识。

2、拼读作者幽默的表达,增强自我阅读的语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品读亲切、幽默的语言,了解京剧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体验。

2、培养对传统戏曲乃至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型:自读课

课时:1

教学媒介:多媒体,准备的资料,马鞭、鞋底、碗、酒壶等(学生可自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自读课文,圈画重点字词,完成硬笔本本书写。查字典理解难点字。

2、阅读链接资料,谈谈你对京剧的初步体验。

资料: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3、结合阅读提示,思考:

1)我们可以从课文中了解到京剧的哪些艺术特色?

大概能回答:虚实相生、动静相宜

2)如何理解“无远远胜过了有”?

虚拟道具的作用:演员表演自由;还能避免狭小舞台上瘾道具太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导入新课

1、明确本课阅读任务: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交流对京剧的初步体验。教师导入图片,影像资料,进一步谈一谈京剧给我们的视觉体验;教师结合资料介绍戏园子的特点。

(预设)唱腔浑厚氛围感染力强道具简单……

3、交流预习的问题: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京剧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预设)虚实结合的道具亮相时的动静结合

三、课堂学习任务

明确,本课分为两部分:马鞭和亮相

1、作者是怎样描述京剧的特点?体会重点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备注:培养学生在自读、圈画的基础上,留意作者语言的魅力。)

2、小组合作:整合本组交流的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向大家讲解;或演一演的方式,呈现出学习内容。

3、师生在第二步骤的同时,一起落实一下几个问题:

(1)京剧中用马鞭作为道具,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文中从那几个方面写用马鞭把问题“解决得如此漂亮”?读相关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具体落实词语“尴尬”,、“约定成俗”带出这四个方面。

结合“彻底”“无比漂亮”体会作者的情感。

(2)文中举例介绍了实在的道具,以及虚拟的道具。我们表演时是否到位?

这一步在演一演的基础上,评价时想象优秀的京剧中的情景;

若学生没有表演的,要求学生自读内容,结合语境想象,理解不同道具都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

教师插入:结合图片讲述《拾玉镯》《金玉奴》的剧情:

孙玉姣坐在门前绣花,被青年傅朋看到。傅朋爱慕上孙玉姣,便借买鸡为名和她说话。玉姣被傅朋的潇洒多情打动,傅朋故意将一只玉镯丢落在玉姣家门前,玉姣拾起玉镯表示接受傅朋的情意。刘媒婆看出了他们两人的心愿,出面撮合了他们俩的喜事。

一天大雪,无家可归的穷秀才莫稽倒卧在丐头金松门前,金松女儿金玉奴见他可怜,唤他进门,温豆汁给他喝,由于同情莫稽的遭遇,玉奴由怜生爱,金松也认为女儿有所托欣然成就了他们的婚事。婚后,金玉奴操针陪伴莫稽读书,时值朝廷开科取士,玉奴促他应试,金松亦随同前往,沿途叫化,始得到京。莫稽得中,授任江南德化县知县,竟忘其所以,嫌玉奴出身微贱,乃冷眼相加,赴任途中,人面兽心的莫稽竟将玉奴推落江心,并赶走金松,一个人赴任。玉奴被莫稽上司江西巡按林润所救,林又派人找来金松使其父女相聚,林润复促使其夫妇和好,玉奴假意应允,花烛之时当众痛数莫稽之罪,命丫环重责,并坚拒与其重温旧梦,林润打本进京参掉莫稽的前程。

(3)“亮相”这一节,京剧的“奇特”之处在哪里?

要求学生圈画出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的内容和目的的句子,试着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其中表现的京剧的艺术特色。

落实词语:“风雨不透”、“戛然而止”

预设:动静相宜注重形式美的动作造型,注重节奏的变化;

化实为虚、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高妙之处,这正是京剧表演艺术中的亮点。

(4)教师鼓励学生有观点、有条理地表达为主要目的。小组之间有补充。放手让学生思考,教师参与交流,尽量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奸商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借助语言文字,想象力京剧里人物“骑马”时使用码边的情形。尝试表演了使用不同道具的场景,欣赏了京剧中人物的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体会了京剧中“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等艺术之美。同学们还分享了与京剧相关的很多有趣的知识。课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关资料的阅读和分享。

五、布置作业:任选一项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与京剧相关的资料,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准备两分钟的介绍发言,还要求各小组想想怎么介绍才能更吸引人。可以介绍课文的写法。

2、去现场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欣赏一段京剧,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预设:归纳学生板书)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了解文中介绍的京剧道具和表演动作“亮相”的相关知识,体会京剧之“趣”。

2、能感受作者亲切自然、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展示艺术魅力的,品味语言之“趣”。

3、体会到作者流露出的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戏曲乃至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教学重点:

能了解课文《马鞭》和《亮相》两篇中介绍的京剧相关知识,并能概括京剧表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品读鉴赏作者平易近人、自然幽默的语言风格,体会语言形式与内容情感的统一,进而把握作者对京剧表演艺术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简易道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京剧趣谈》。

活动情境:假设我们此时正在举行一次世界文化博览会,而你是一名志愿者,你负责的展台正播放着某一京剧片段。此时一名外宾来向你询问:“请问这个人手上拿着的是什么?他最后为什么突然停住了呢?”你会如何解答?

教师播放视频片段。学生思考,并交流。

引出“马鞭”和“亮相”,进入文本。

2、解题,提出主问题:是有趣地说京剧?还是说京剧的有趣呢?

三、品读《马鞭》一篇

1、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齐读二、三自然段。

2、品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替换、删改、比较、朗读等方式,体会京剧道具之趣以及作者语言的妙处,感受作者的情感。

3、小结

活动模拟:假如还是在这个博览会上,你需要制作一块介绍京剧道具特色的展板,课文中“马鞭”这一篇是你的文字资料,请你为这块展板拟一个主题标语。

教师:主题标语的格式有如下两种,同学们可以任选一种来填一填。

(1)的京剧道具

(2)之中见

四、品读《亮相》一篇

1、出示“亮相”辞海上的词条,学生在比较中品读语言之趣。

明确:语言通俗幽默,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3、再读文本,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艺术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特点。教师点明既在“谈趣”,也是“趣谈”。

2、结合作者简介和课文出处《京戏之谜》,呼吁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体会京剧艺术的有趣与魅力。

篇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重点)

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难点)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京剧

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2.助读资料: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重点)

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

四、品读释疑

1.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

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2.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

(2)京剧中运用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舞台表演中,举出几个事例,揭示京剧中道具的独到之处。

3.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演员运用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写了出来。

4.仿写: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演员运用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写了出来,你也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演员亮相的动作各异,表现的情绪也就不同:打袖动作,表现怒斥或不悦;反搭臂袖表现观望的;站抱肩袖表现不悦、畏寒的情绪;绕袖反应激愤、喜悦的情绪……

5.读“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静态亮相,这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2)动态亮相,突显人物英雄气概。

6.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在写台下观众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神态描写,这里描写观众的紧张神态,是对舞台上演员表演的激烈打斗场面的烘托,衬托出表演的精彩,引人入胜,为下文的“静”作铺垫。

7.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的引用,有什么好处?

说明这时候没有声音比有声音更有表现力,人们的情绪已经与京剧表演中传达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了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京剧的知识,知道了京剧聚精荟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与绘画艺术相结合,有文学艺术的支持,是高度综合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永久的艺术光芒。

4.主题延伸

读了本文,我们了解了中国国粹京剧的一些艺术特色。此时,中国京剧艺术大门向我们敞开,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写在下面,然后和老师或同学共同搜集相关书籍资料或音、视频。

京剧脸谱,京剧的人物角色,京剧唱调等等。

六、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京剧》《看戏》

篇四: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京剧知识。

2、品读课文,赏析语言特点。

3、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生课前活动:

1.阅读课文,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京剧知识。

2.访问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京剧文化知识和我们家乡的地方戏。

3.观看戏曲VCD影碟、模仿学唱一两个京剧片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过京剧吗?(生答)出示京剧《空城计》选段。你知道这出戏是谁唱的吗?(于魁智)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徐城北先生走进《京剧趣谈》,在他的亲切自然、幽默风趣的文字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京剧的无穷魅力。

二、朗读课文,初识京剧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

驰骋舔碗戛然而止唯恐尴尬绱鞋底虚拟凸显

(一生读,后齐读两遍,哪位同学提醒一下同学们应注意哪些易错的字音字形?)

师:同学们预习的不错,相信对课文也有独到的见解。

2、说说你从文中了解了京剧的哪些艺术特色?

明确:作者从京剧的道具运用与动作造型这两个角度,介绍了京剧表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艺术特点。

三、品味探究,京剧之趣

文章标题是《京剧趣谈》,一个“趣”字贯穿全文,一个“趣”字渗透字里行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点批注,说一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京剧之趣?(学生思考探究,谈谈理解和想象。)

预设:1、马鞭成为舞台道具有趣。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因为舞台方园太小,马匹无法驰骋,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的尴尬。

追问:你从“彻底”“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作者使用“彻底”意思是“一直到底,深入而透彻”表明真马不能上京剧舞台的问题被马鞭解决的干净利落。“无比漂亮”,形容事情做得非常好,文中指用马鞭解决问题这件事好到了极致。反映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样作者之所以能把京剧知识介绍地如此有趣而又生动都源于作者对京剧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渗透德育目标)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2、《拾玉镯》中演员在表演小姑娘用虚拟的道具---针线绱鞋底有趣。

手中的针线虽然是不存在的、虚拟的,却也可以像马鞭一样,给演员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演员可以通过表演让观众感觉到针线的存在,此外还可以避免真实道具在舞台上可能带来的不便。就像文中说的“‘无’远远胜过了‘有’”。

学生交流完后,出示《拾玉镯》绱鞋底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虚拟道具的有趣。

师:看完视频,我们不得不对演员的精湛表演深感佩服!

3、“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可客人也一样饱了”有趣。

明确: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把真实道具和虚拟道具相结合,让观众觉得客人吃饱了。引导学生理解破折号的用法并朗读表演。

4、“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有趣。

明确:“狠狠做戏”“舔筷子”说明了演员要在舞台上充分利用好实在道具把戏做足做透了。

5、“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明确: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有趣,运用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看京剧台上激烈对打时紧张、全神贯注,衬托出了京剧艺术的魅力。“杀”加了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引发读者无穷想象。(引导学生朗读、表演。)

到底是如何对打的,让观众如此紧张?请欣赏《三岔口》。

5、“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耍了个密不透风。”有趣。

追问:作者这样写有何好处?这种动态亮相,杂技的存在,更好地凸显了人物的英雄气概。(让学生想象画面,说一说)

小结:我们从徐城北先生的介绍中不仅了解了这么多有趣的京剧知识而且也学习了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特点。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标题“趣”包含哪些内容?(学生思考小结,师板书)

明确:既包括京剧艺术有趣又包括文章语言生动有趣。

四、拓展延伸,趣谈京剧

过渡:同学们,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还有很多有趣的艺术特点。

(一)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大家熟悉吧?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京剧脸谱的特点?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剧情。所以在京剧的舞台上,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人物的性格,看看他的脸谱就能够猜出来了。请同学们欣赏《说唱脸谱》,猜一猜他们代表什么性格?代表人物知道吗?

红脸代表忠勇(关羽)

蓝脸代表勇猛刚强(窦尔墩)

黄:英勇善战(典韦)

白:阴险奸诈、刚愎自用(曹操)

黑:直爽刚毅、勇猛鲁莽(张飞)

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孙悟空)

师:脸谱是不是很神奇呀!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人物,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平时描写人物时也要注意观察,写出特点,可不能千人一色,万人一面啊!

(二)除了京剧脸谱,你们还知道哪些京剧知识?让我们走进京剧常识抢答环节。

1、你知道京剧的角色有哪些吗?能说说角色各自的特点吗?

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是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你能根据图片判断是哪种角色吗?(出示四大行当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判断认识。)

2、京剧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舞)白板展示图片。

3、京剧表现人物的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4、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学生回答,图片展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看来同学们对京剧艺术了解甚多,快要成为戏曲小专家了。除了刚才我们了解的这些,京剧有趣的地方还有很多,说也说不完,那就留待同学们课下去探究吧。

(三)追根溯源

京剧这么有趣,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让我们去追根溯源,一探究竟吧!(可以让学生先谈,然后出示白板资料链接)

链接资料: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不断的融合,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看了资料,同学们有何体会?(自豪、骄傲、热爱之情)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学生谈感受和收获)

师:听了同学们的收获,老师也深有感触。京剧艺术真的是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

正所谓:“咫尺戏台生杀掠夺贵贱辱荣演千秋事业,

方寸场地悲欢离合哀愁怒喜唱一代人情”。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不仅我们中国人喜欢它,连外国人也喜欢。京剧已经成为中国符号、中国印记了!作为中国人我自豪!我们自豪!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传承并发扬光大吧!

七、布置作业

1、欣赏一段京剧,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搜集整理我们家乡的地方戏曲及经典曲目。

板书设计:

篇五: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想象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趣谈”是什么意思?

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2、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

(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主要表现在:

(1)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

(2)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

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使用,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五、出示要求,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要求:自读《亮相》一部分课文,看看作者讲出了京剧的什么艺术特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说员,要向外宾们介绍京剧的这种艺术特色,想一想,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来讲呢?

2.提示学生注意讲出以下两点:

(1)双方交战正激烈时,演员的动作忽然停止。此时无声胜有声。

(2)双方交战,一方败阵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耍“杂技”,凸显人物英雄气概。

3.学生当解说员,模拟场景练习解说。

4.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京剧艺术特色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