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

平凡与伟大记叙文800字(通用3篇)作文

本文已影响 6.14W人 

篇一:平凡与伟大

平凡与伟大记叙文800字(通用3篇)

三(3)班 朱惠琪

暮色渐浓,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公园时,抬眼看向已经生满苔痕的石凳,它正披着一身火红的夕阳。

小时候,觉得那些伟大的人,就是那些打架很厉害或是会打怪兽的人。记得一个暑假,楼里搬进了新的邻居,是一位老爷爷。他的衣服,裤子都很破旧,上面满是布丁与灰尘,他脚上还拖着一双旧布鞋。我总是在想,他是怎么打理自己的?直到一次准备下楼玩耍,发现了他的一个“秘密”——他是一位拾荒老人。看着他翻着垃圾桶边的纸皮与一些食物残渣,味道直令人作呕。咦,难怪又脏又臭。我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走这边的楼道下楼了。我这么想着,绕过他下楼玩耍去了。

又是一个闷热的暑假。常走的楼道里的灯泡一闪一闪,闪过几次后竟灭了。奈何怕黑,于是我只能走有大垃圾桶的楼道了。不出意料,又遇见他了。我心中直喊倒霉,想快步绕过他离开。“等一下……小姑娘!你的东西掉了!”我闻声转头,只见他脏乎乎的手碰到了我掉的夹子。我的脑中不断回闪之前他翻垃圾的画面,立刻摆手:“等等!不用了,送给你吧!”我害怕他会追上来,便拔腿就跑。

那次吓人的经历后,一次在公园散步时,又一次遇见了他。

凉爽的风拂过,蝉鸣为其伴奏,我走在夕阳下看着随风舞动的花丛,在公园小道上奔跑着。不经意间,我发现了一棵树下的爱心捐款箱。箱子旁边,立着一张纸牌:为山区孩子的读书梦献出一份爱心吧!只见透明的箱子里,有很多的一元人民币,十元二十元的是少之又少。于是我从口袋里摸了摸散钱,从里面拿出一元人民币放入捐款箱。捐完便在附近玩耍。这时,我见到一个算得上熟悉的身影。是邻居的拾荒老人。他来这里做什么?我便躲在远处偷看。

只见他用肮脏的手摸进他的衣袋里,从里面掏出一沓皱巴巴的钱,并从中取出三分之一,数了又数,确认数目后,小心翼翼地将钱放进捐款箱里。

后来我们坐在布满苔痕的石凳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和他的聊天中得知,他曾经也想好好读书,奈何家里的贫穷,只好作农活。现在子女都在城里工作,于是他也搬来城里住。他说,他拾荒只为让山区里的孩子们能够好好读书。那一刻,我觉得他背后有金色的羽翼。

夕阳西下,那位老人连同石凳一起披着一身火红的夕阳,我觉得这位平凡的拾荒老人,很伟大。

篇二:平凡书写伟大

三(6)班 何家欢

有一种情思穿越唐宋,有一份坚守传承古今。冷香萦绕,挽起一卷诗书,捻起一粒粉笔;苍颜白发的老人在黑暗中踽踽独行,她——叶嘉莹,用一生的平凡书写伟大的诗篇,令我辈为之赞叹。

正当春季,细兩斜桥,轻敲房檐,叶坐在北京胡同的私塾里,轻声吟诵着诗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细润情思,“白毛浮绿水,红等处激清波"的轻巧诙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的此志不懈,深深地触动女孩的心灵。中华文化如千年历史,万岁春秋中蜿蜒前行的绵绵长河,流入了女孩干涸的心田,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全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美!阳看三月,拥挤的人流涌上了码头,走上大洋彼岸的天涯,叶转讨过身,无比深情地回望故土,她是如此平凡,如此渺小,渺小到无法帮助自己那被侵略的的祖国…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无数次梦回故土,念起李杜,女孩念家,却不能回去,她想:"我还要再努力一点,终有一日,我的国家,我们的文化会走出去!”自此,寒灯疏影,总有叶的一份守候。

女青年望向碧海蓝天,她的心离祖国愈近了。外国人嘲笑她:"你是如此平凡,你的国家亦是。休要再有其它不实之想了。”女青年攥紧拳头,她道:“书生报国何当计,难忘诗骚李杜愁。”少女到老朽,她用一生去书写不凡的诗页,载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剪了短发的叶穿着蓝色中式上衣,兴奋地走上讲台举动,实有中华淑女之姿,清秀的粉笔字源源流出,任着时间的流逝,她说了许多,做了许多,是执着传承中华文化的无悔,是复兴祖国的坚持,历经90年风雨,亭亭玉立的少女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文人,从她的课室走出,她如伫立不动的雕像,凝望着接班人们的身影。

银丝倾于手写的诗稿,窗外的月光照见丫丫背诗的幼童,照见满头白发的叶嘉莹。“若有来生,我还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还做传授诗词的老师。”我望着宁静祥和的老人的面孔,心底又生出无限的敬佩与憧憬。

北雁南飞,时过境迁,叶嘉莹用平凡的一生书写着属于她,属于整个民族的伟大。我辈立志如叶嘉莹,用自己的平凡,书写下历史记载中伟大的一笔。

篇三:平凡与伟大

关于糖的回忆

陈湘悦

想起了,想起了,蹬车徜徉在田间的小路上,看花落花开,看云卷云舒。茂盛的杨树枝叶们将烈日喷出的阳光剪成碎影,分撒到草地上。风起,更迭了糖的清香,夹杂着传承人的平凡,迷离于传统手艺的伟大。

有一种糖叫麦芽糖,我记忆里的它入口即化,虽有甜味却不腻人,也不沾牙,相反它还有一股麦子的清香,流于喉管,藏于心腑。同是一颗杨树下,昔日制糖的李伯伯也逃不过时间的流逝,两鬓斑白,脸上失去了光泽,阳光透过缝隙,悄然地散落在支板上,伯伯拿着小铁勺,一丝不苟地绘制着……

那时,麦芽糖很受孩子们欢迎。远远地望见做糖画的李伯伯推着铜制小推车缓缓地向固定点走来,孩子们忽然兴奋起来了,放风筝的把风筝扯了回来,踢皮球的把球抱在胸前,翻花绳的把绳子折好塞进口袋。孩子们攥紧手中的硬币,纷纷奔向糖铺。老人支起平板,不徐不疾地熔化锅中的糖稀。看见迈开小腿奔跑的孩子们,老人慈祥地笑着,说:“不急,大家都有的吃,排队来买。”孩子们便听话地排成了一列,挨个打糖稀。一根指针以及转盘上各色的图案承载了孩子们的欢乐与幻想。随着指针由旋转变为停止,孩子们会爆发出欢快的笑声。之后,在人群中可以看到一张张心满意足舔着麦芽糖的小花脸,美滋滋的。伴随着麦芽糖的清甜,还藏着一种甜,是孩子们的童真。

经过了传统的熬制、揉搓、捶打工艺后的麦芽糖入口即化,虽有甜味却不腻人,也不沾牙,相反它还有一股麦子的清香。在时间的长河中,未曾变淡一分,反而日久弥新的传统之甜。

小时候的我,很崇拜他,总觉得他不凡。后来渐渐懂得,这甜甜的糖中一直有着手艺人的静气所带来的独特匠心。记得李伯伯跟我说过,虽然麦芽糖只是一种平凡的糖,但他想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关于用心执着的甜蜜回忆,关于传统手艺的伟大。

麦芽糖没有光辉的历史,没有辉煌的背景,这么平凡地存在了下来。可在李伯伯的手下,它焕发了新的生命,一枝一叶,一羽一毛,镌刻在我的心底。

在时间的长河里,它如花瓣一般,纷纷扬扬,飘飘落落,每一段的记忆里都残留着泌人泌腑,日久弥新的香味,关于它身世平凡,背后伟大的清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